正如 囚徒一样,米开朗基罗的 圣马太也没有完成。这尊雕像位于右侧的 年轻奴隶 与 大胡子奴隶 之间。
这尊大理石雕像高2.16米,1503年由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工程部委任创作:任务要求创作12使徒的雕像,规格要比真人大,是为布鲁内莱斯基穹顶的柱子而作的。米开朗基罗当时有太多任务在身,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只留下了你眼前的这尊 圣马太 。
要知道,雕像一开始是计划放在一个很深的壁龛里的,所以它的制作是为了让观众从正面观看,而不像通常的从下面仰望。圣人的身体正在扭转,仿佛有一股发自内部的神力,正把他向高处拉。左下方的一把梯子,让圣人屈起了左腿,而右腿则保持舒展。他的手臂也呈现出相似的轮廓,右臂的曲折与左臂的舒展相反,而头和肩部的转动,让人物失去了他的正面性,动感更突出。
米开朗基罗再一次证明了他既谙熟传统,又懂得创新。这个姿势被称为“相反”(如果手臂向前,对应的腿就向后,反之亦然)。使徒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巨大的能量,推动他冲破物质的限制,将他解放出来。
正如周围的 囚徒 一样,米开朗基罗著名的“未完成”状态,让你仿佛亲眼看到这位托斯卡纳艺术家原始的工作方式,他会逐步逐步把材料凿走,直至埋藏石块中的造型浮现出来。在 圣马太 的旁边,你可以欣赏到另一组未完成的大理石雕塑,它名叫 巴拉斯屈那圣殇(Pietà di Palestrina),显然它受到了米开朗基罗的影响,但是否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专家们仍争论不休。
小花絮:在伟大的洛伦佐去世之后,米开朗基罗失业了,且无家可归。绰号“昏君”的洛伦佐之子皮耶罗(Piero),委托他做一尊雪雕。他接受了,又创作出一件伟大的杰作,可惜雪化了,我们再没机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