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身处于西斯廷礼拜堂内,你的第一印象大概不是壁画,而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嘈杂的声浪,除非你机智选择了在夜间来游览 梵蒂冈博物馆... 请注意,你进门的那一侧,就是祭坛后的墙壁,从前是高级教士专用的入口,普通民众则从另一边进入,迎面就是《最后的审判》。
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教堂的结构,头顶覆盖着加长而降低的拱顶,每侧墙壁上都开有六个大窗。在祭坛一侧的墙壁上,曾经有两个窗户,后来米开朗基罗画 《最后的审判》时把它们封了。
如你所见,教堂内部结构朴素简单,是专门为壁画装饰而设计的。室内装饰与礼拜堂的比例与建筑造型密切相关。长与宽的比例大概是三比一,窗户的位置与所谓的“方拱墙面”——即天花板在墙角的凸起,在主墙面分出六格,在次墙面分出两格。从高至低,墙面被分成三层:下层装饰着假的帷幔;中层左侧画着摩西与亚伦的故事,右侧画着基督的故事;上层突出一个栏台,在窗户两边的壁龛里画着早期教皇的肖像。
15世纪下半叶,一组佛罗伦萨画家在侧边墙壁画上了湿壁画。其余的一切,包括窗户上方的墙壁,方拱墙面与宽大的天花板,都是米开朗基罗在1508至1512年间完成的。而那幅大名鼎鼎、场面恐怖的 最后的审判 则创作于30年后,还是由米开朗基罗执笔,画在祭坛后面的墙上。
小花絮:在美丽的大理石镶嵌地板上,你会看到彩色的大理石圆盘,呼应着罗马的中世纪风格,标志着宗教游行队伍停步的位置,参与者应在此处下跪,从入口一直到栏杆处。在最里面的空间里,这些圆盘指示的是教皇的宝座,枢机主教的座椅,还有红衣主教在宗教仪式中要进行的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