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宫内部经常人头攒动,但总是让人思绪万千。在最明亮的时刻,当阳光透过大窗户照射进来时,人们可以充分欣赏到这座按照奥地利和德国南部流行的“大厅”模式建造的细长哥特式建筑:支撑棱形屋顶的支柱将空间划分为三个高度相同的中殿,没有侧廊的设计增强了长达九十多米的内部的宽敞感。不过,傍晚时分的大教堂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时,柱子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迷离,许愿像前的烛光也格外耀眼。
作为一大特色,这里有许多巴洛克式的祭坛沿着侧墙,抑或是靠在柱子上。抱着孩子的甜美圣母像或逼真的十字架至今仍是人们虔诚膜拜的对象。位于右侧第一个祭坛上的17世纪的流泪圣母像颇受欢迎。
现在您可以休息下,在到达左侧第三根立柱时继续开讲。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大教堂最重要的艺术品——16世纪早期的大理石讲坛。它是欧洲哥特式风格的极致杰作,栏杆板上雕刻着四位福音传道者的半身像,扶手上攀爬着逼真的小型爬行动物。在楼梯下方的一个小窗口,可以看到作者波希米亚雕塑家安东皮尔格拉姆的自画像。
再往前走几步,在靠左侧墙壁的风琴支架底部,我们还能找到同一位艺术家的自画像。如果您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存在”,那么你要知道,按照中世纪的传统,某些建筑师会在自己设计的教堂里留下自己的印记。
在遭到轰炸严重破坏的底部,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左侧后殿的15世纪带门祭坛,以及对面的腓特烈三世皇帝的陵墓,后者由技艺精湛的晚期哥特式雕刻家尼古劳斯·格尔哈特于1467年开始雕刻的。
奇闻轶事:您应该知道,哈布斯堡王朝的遗体被存放在几百米外的卡普钦墓穴或帝国墓穴中。不过,他们的脏器大多都在大教堂的公爵墓穴里,只有心脏被保存在奥古斯丁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