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先找一个舒服的位置,抬起头来,你将要欣赏到艺术史上最举足轻重的一幅作品。我说的当然是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你运气不错,看到这幅壁画时,它已经进行了十分精细的修复清理,尤其是清除了蜡烛的烟熏火燎,重现初画时鲜艳夺目的色彩。
我之前也提到过,拱顶从前装饰着一片星空,但到了16世纪初年,这里出现了一道裂缝, 教皇儒略二世命人修理好了,但急需重新画一幅画。
儒略二世·德拉·罗韦雷是建造西斯廷礼拜堂的教皇思道四世之侄,他雄心勃勃,独断专横,性格冲动,想在教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他不仅传召拉斐尔为他的私人寓所作壁画,委托布拉曼特重建圣彼得大教堂,还请来米开朗基罗在拱底石上绘画十二使徒像,也就是在柱头状的托架及天花板简单几何装饰的位置。这个项目对于米开朗基罗来说太小儿科了,时年33岁的他,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活着的传奇。尽管他一直抱怨对工作的不满,例如教皇不付钱,他喜欢雕刻远胜于绘画等等,但这位大师还是向教皇提出了一个复杂得多的方案。
米开朗基罗设计了一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壁画,仅仅通过绘画的手法,就把一个十分普通的拱顶天花板,改造成为极其复杂的建筑结构。
在窗户上方的玄月窗上,绘画基督的世代祖先;角落里画着旧约圣经的故事。画的不是预期的使徒,而是七位 先知 与五位 女先知 ,在每人的宝座旁边都有两根支柱,支撑着一个环绕着中央周边的框架。而这个框架额分成九个大小相间的长方形区域,里面画着《创世纪》的故事,从祭坛上方开始,按时间顺序叙述。
在 先知 和 女先知支柱的上方画框的各个分区之间,你会看到一些年轻的 裸体形象。
小花絮:在拱顶的不同位置,你都能发现一些栎树的花环。这实际上是一个“徽标”,因为思道四世与儒略二世都来自德拉·罗韦雷家族,“罗韦雷”这个词正是“栎树”的另一个名称。